中国非婚生育合法化:不结婚当妈妈的她们,现在过得怎么样?

2023-05-14 20:06:49 来源:凤凰网

2023年1月12日,四川卫健委发布《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政策解读,其中“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引发热议,网友们直呼“我国非婚生育要合法了”。

实际上这一说法并不准确。早在建国初我国法律就规定:“非婚生子女享受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并于2021年对此重申。广东、陕西、湖南、安徽等多省份,也在四川之前就陆续实施进一步放宽“非婚生育”的政策限制。

但由于相关法律并不曾对“非婚生子女”进行过明确定义,同时在更早的舆论中,非婚妈妈更多被贴上了“离经叛道”“不道德”的标签。一直以来她们在现实中的合法权益常常得不到切实保障。较为典型的比如,没有结婚证的非婚妈妈会因无法办理生育证明,导致不能领取生育保险


(相关资料图)

而这一次四川颁布的《办法》对此做出明确修订,将“夫妻”在生育前进行生育登记,改为凡生育子女的“公民”均应办理生育登记。即不再要求结婚证作为必要的生育登记材料,并精简流程,真正保障非婚妈妈群体能依法享有权益。

因此,这一推动非婚生育“更加合法”的举措,其实是迈出了推动非婚妈妈群体从“被忽视”到“被正视”的重要一步,也是对“非婚生育”反歧视、去污名化的一大步。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网络上有部分声音担心非婚生育更加合法,可能会纵容“小三”“私生子”上位。对此我们认为,所有的制度都会有被人利用的部分。法律作为“最低限度的道德”,它的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因为暂时的漏洞而否定整体的进步,更不应当因噎废食。)

伴随立法层面的进步,非婚妈妈在公众视野的画像也正在变得具体。不同于过去,媒体已逐渐不再用传统道德观念对非婚女性进行绑架,开始承认她们有独自抚养小孩的能力,也希望引导社会正视她们(王晨曦, 2019)。

今天的文章,就以KY和三位主动成为非婚妈妈的女性访谈为展开。通过聆听她们的故事,我们或许能够窥见到关于婚姻与生养关系的更多真相,一起来看。

为什么主动选择

做一名“非婚妈妈”?

被邀请讲述主动选择做一名非婚妈妈的原因,于她们而言其实是一个既简单却又不太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在这背后,她们每个人可能都需要通过回望自己的成长与情感经历,来找到一些更加隐秘而准确的线索。

“除了母性的召唤,

我也想在漫长人生中拥有

‘家人’的陪伴和爱人的能力”

Sophia,41岁,异性恋取向,

龙凤胎宝宝1岁,通过试管手术生育

35岁以前,我从没考虑过自己会生宝宝。大学毕业后我就一心扑在打拼事业上,交往过几个男朋友,但从不认为结婚是人生必需品,婚姻在我生命中的价值排序很低。毕竟这世上没有多少人能足够幸运,遇见自己的灵魂伴侣。

直到有一次,“老闺蜜”带着两个宝宝来深圳玩儿,我们一起去海边住了几天。就是那几天的相处,让我忽然觉得特别美好,也许是年纪到了,我感受到一种魔力般的母性的召唤。我也想有个孩子能这么一天天陪伴ta长大。

之后就一直考虑去做试管,但推动我最终做决定的,应该是我渴望能在漫长的人生中,拥有真正的来自家人的陪伴。

我的原生家庭不是特别美好,父母关系淡漠,父亲固执强势、母亲没有话语权,从小到大他们对我的要求就是听话懂事和照顾好弟弟。可惜,我并没有令他们满意,我不但叛逆也不算对弟弟好。能尽快从家庭独立出去,是我成长过程中最明确的目标。

同时,我也带着一份从未在家庭中真正感受过被爱的隐痛,“孤独”地活着。很长时间里我觉得自己的身后没有真正的“家”,没有能够给我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根基。而潜意识里,当我的父母不懂得如何给我爱,我似乎也没有去爱人的能力。

但在那一刻,我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这样的能力,我想要创造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既然人生挺长的,为什不去试试呢?

原生家庭的忽视或许令Sophia对某种“无条件”的爱求而不得——而如果不再有机会这么被爱,她便决定去这么爱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Sophia 目前经营着一家外贸公司,虽然没有明确透露自己的年收入,但凭借她所积累的经济基础足以完成这件有计划性的“人生大事”。

Kumi 和 H 的情况则不太一样 ,她们成为非婚妈妈,其实是在意外怀孕的过程中做出的选择。

其中,Kumi 宝宝的生父是她的前任(下文称“K先生”),尽管在确认怀孕之后两人确实考虑过结婚,但 Kumi 最后还是主动选择独自抚养孩子长大,她说:

“我的生活里,

不需要一个对我不好的

男人成为孩子的爸爸。”

Kumiiii江,38岁,异性恋取向,宝宝6岁,意外怀孕

我父母很早就分开生活,跟着妈妈过的我,几乎没有感受过父爱。从小我就很要强,并且18岁就开始独立养家了,后来靠自己打拼出不错的事业。

和K先生认识是通过朋友介绍。他也是事业有成,性格成熟、有品味、爱干净、会做饭,我当时就觉得,嗯,很配我。

刚发现意外怀孕,是在我们确定关系两个月时,当时我32岁。这是我怀上的第一个孩子。我看着验孕棒上的杠杠,心里莫名就觉得这是上天给我的礼物,即使不和这个男人在一起,我也要生下这个宝宝。

得知消息后的K先生,说要给我买个钻戒,并提出计划结婚。但在后来的相处中,我渐渐觉得他的表现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丈夫及爸爸,又或者说他其实并不真的想结婚和当爸爸。

比如说,在明知我怀孕的情况下当着我的面肆无忌惮地抽雪茄;孕中期一起旅行,完全不会帮忙替我分担重物的搬运;从发现怀孕到生下宝宝,只陪我产检过一次......太多小事和细节都透露出他自私的本质,以及不想承担“家庭责任”的态度。

就算结婚他也不可能对我和宝宝尽到责任,我的生活里为什么需要一个对我不好的男人做孩子的爸爸呢?所以临产前,我就主动与他达成了不结婚的“共识”。宝宝出生后不久,我们就彻底分手了。

Kumi 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漂亮,那种自信、耀眼的漂亮。她说自己从小就特别喜欢笑,虽然童年不够幸运,但坚信未来能够主导人生的一定是她自己。如今,在独自抚养宝宝的第六年,她的自信还进一步来源于:孩子会主动和小伙伴们炫耀“我的妈妈很漂亮、很厉害。”

和 Kumi 情况类似,H也是主动结束和宝宝生父的恋爱关系,但驱动她做决定的原因在于:

“宝宝的出生使我意识到,

我可以离开本以为无法离开的亲密关系。”

H,27岁,双性恋取向,宝宝7个月,意外怀孕

我是个女权主义者,也会呼吁女性的自主堕胎权,但得知自己肚子里有宝宝的那一刻,当下的直觉就是想生下来。

我和孩子爸爸相识十年,期间发生过许多事。总结起来就是他几乎把恋爱中的雷踩了个遍,但我每次都选择原谅和挽回。因为在当时的我看起来,似乎终结这段关系就意味着要和一种最深层的依恋分离,是无法想象的。

但当生下宝宝之后,有一次半夜月嫂抱过来让我喂奶,当时他正呼呼大睡,我踹他他也不醒过来。我突然就生气了。也正是那一瞬间我好像突然就清醒过来:“我为什么要这样过下去呢?!”

我越来越觉得,或者是我和宝宝之间的关系已经足够满足我的情感需求了,或者是宝宝的到来提醒我去做一个坦诚、爱自己、直面自己需求的人,我突然就不再想要和这个人一起生活了。

意识到这点以后,我很快就提了分手。因为我的父母都是高知,思想上比较包容、开放,也很喜欢小朋友,所以很支持我的决定。

在三位“妈妈”的讲述中,做出非婚生育这个决定的当下,似乎都受到了“母性的呼唤”。但在更理性的层面,她们实际上都做了同样的考虑:如果关系中的“潜在”父亲并不适合以法定的身份留在她们和宝宝的生活里,甚至有可能构成潜在的“危险因素”,那不如宁缺而毋滥。

当婚姻并不构成解决生养需求与问题的唯一、必须方案时,也意味着女性拥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去认真地考虑:“是什么驱使我,想要成为一名母亲?”作为生育的主体,女性也将通过这样的方式,真正拥有自主行使生育权和履行母职的机会和可能。

以及,非婚生育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以“母亲”为核心的原生家庭结构的构建。在这种模式中,传统婚姻家庭中的种种麻烦将不复存在,例如:因教养方式不合夫妻双方有分歧、因“丧偶式”育儿引发的争吵、隔代养育和婆媳带来的矛盾等等

“摆脱”婚姻之后,

生育和养育仍然面临重重困境

访谈中,三位非婚妈妈都给我们留下了积极正面、乐观、充满力量的印象,我想这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她们对自我和宝宝需求的清醒认知,以及坚实的经济基础或原生家庭的支持。但即便如此,她们还是遇到了一些难以回避的困扰:

Sophia:“目前最大的担忧

来自外部舆论对宝宝的伤害”

我听到最多的质疑就是:“你有没有想过孩子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庭?”,“完整”无非说的就是要有“父亲”这个角色存在。我虽然不认同这种对完整家庭的定义,但我的确也会替宝宝以后感到苦恼:

假设等ta长大一点,很不幸收到了周围同学或朋友的嘲笑,说ta是没有爸爸、甚至是被爸爸抛弃的小孩,该怎么办?

类似这样的“伤害”,是我无法预测且无法单凭母爱就能规避和解决的。

Kumi:“谁也不能确保在孩子的

成长中提供始终足够的安全感”

因为我自己是严重缺乏安全感的人,父亲的缺位和母亲带给我的一些创伤,让我非常要强。我知道自己没有靠山、没有后路,就必须拼,必须闯。但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以后也这样,我希望ta将来不论在外面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能有来自妈妈最坚定的支持和最温暖的港湾。

我想努力保持ta成长中的这种安全感,也希望在ta眼中,我永远是那个美丽、自信、能给ta爱并且快乐的妈妈。记得有段时间,我投资亏了钱,甚至卖了好多包填坑,状况很糟糕,但我一直没有让他感受到。

其实和主流的婚姻家庭一样,单身养育也同样不能确保做到始终给孩子安全感。但起码我能确保自己做到最好。

H:“即便是非婚,也会面临

同样的社会对‘妈妈’的规训”

母乳喂养是我目前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我是一个很依赖外出社交来获得生活能量的人,哺乳期很难出门,出门要是忘记垫溢乳垫就更惨。有一次和朋友见面耽误了喂奶,回家就被指责不负责任。

我想说,是否要喂母乳,应当是女性自己的选择。且每个女性或者说每个人都有权利把自己的健康、需求放在第一位,哪怕是生了小孩。但现实往往是,爸爸这么做是被允许的,妈妈则不行。

整个社会对于女性做母亲要尽到的“责任和义务”,有太多、太高、甚至不合理的期待。似乎母亲就意味着必须和“付出”“牺牲”深度绑定,做不到就是不称职。我爱我的小孩,但我不认为这种深度绑定的状态,会让我把小孩照顾得更好。

或许在外界看来,三位妈妈的担忧都是更“上层建筑”或者说更“奢侈”的,她们已经“足够幸运”,有能力和精力去追求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养育状态。的确是这样,但这些困境所折射出的一个重要的事实是:那些无法依赖婚姻解决的生养问题,单凭母职恐怕也同样无法解决。

结合访谈和调研来看,非婚妈妈主要面临的困难有:

独立承担生育和养育所带来的持续、高昂的经济支出

无法获得对于“非婚妈妈”本人切实有效的社会保障支持

单身养育可能造成的个人工作与事业的牺牲、停滞

遭受到来自原生家庭、身边亲朋、社交网络的误解和非议

独自面临和承担孩子在身心健康、认知构建等成长各个阶段的重要议题

要应对整个社会对女性作为一名母亲以及非婚母亲的要求和规训

不难看出,不论更多女性是选择成为“非婚妈妈”还是仅仅成为“妈妈”,让她们更好地履行母职及改善自身的处境,整个社会要做的努力还有很多。

尤其是,并非所有的“非婚妈妈”都是主动选择生育的。还有一部分迫于种种原因被动进入这个局面的女性,她们可能没有光鲜亮丽的事业、没有很高的收入、没有充分的家庭支持,也没有条件通过试管等辅助生殖手段来完成生育。

在非婚生育制度尚未完全放开以前,摆在她们面前的是更性命攸关的生存挑战,例如无法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障、有限的生育机构选择、被家庭和社会双重抛弃的绝望等等。

不过度浪漫化非婚生育的妈妈群体,并看见她们的真实处境,这是我们在此处最想要呼吁的事。

非婚生育前,

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些问题

也正因如此,尽管非婚生育正在逐渐成为一种被社会更加认可的“正当”选择,但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我们认为每位女性都应当进行科学和慎重的评估,以下可能是必须要考虑且无法回避的几个现实问题:

了解你所在的城市,是否具备非婚生育的政策和医疗保障环境

虽然目前四川、广东、江苏等地已经开放和简化了非婚生育的登记政策。但实际上,由于非婚生子本身并不受法律支持,非婚妈妈能够获得多少切实的生育保障并不明朗。而国内几乎所有城市并不设有专门的针对非婚生育的救助机构,遇到困难时,求助无门的状态也时有发生。

你的经济条件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单身生育?

一个参照是: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数据,我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平均生育成本为48.5万元,其中城镇家庭约63万元、农村家庭约30万元。一线城市排名最高的为上海103万元,其次为北京96万元。且在孩子6-14岁的阶段,每年养育成本就超过2万元,这意味着要提前考虑单凭自己的年收入,是否能够满足这个需求。

评估你在单身养育方面是否具备实际支持?

一方面评估是否具备来自社会关系层面,如:原生家庭、亲朋好友的认可与支持。尤其在育儿早期如果能得到来自父母辈的实际帮忙,不论是经济支持还是参与带娃,都能解决一部分甚至是一大部分的压力和负担。

另一方面,你自身要考虑提前储备单身生育及养育的相关知识,以保障更科学、有效地真正建立起以“母亲”身份为核心的家庭模式。

面对社会舆论,做好“最坏”的心理建设

对于非婚妈妈来说,舆论压力,大概是所有问题中最不可控的一类。如何做好应对复杂舆论的预期管理,以及帮助和引导孩子建立应对质疑、否定乃至霸凌的认知和能力,是需要事先探索和考虑清楚的。以“最坏”的心理准备,迎接“最不确定”的风险,可能是一种应对策略。

除此之外,当处于以下情况时,我们建议放弃或更加谨慎地选择非婚生育:

身体条件不允许自然受孕或接受试管

对许多高龄或本身存在基础疾病的女性来说,生育本身就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行为。如果在非婚情况下接受试管手术则更甚,从接受促排卵、取卵到移植的过程,对于身体健康的要求和考验会很高。量力而行,对宝宝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未经详细了解和深思熟虑,更多是内心的冲动

“母性的召唤”往往受到当下的情绪、处境和激素水平的影响,而当女性意外怀孕纠结是否要堕胎时,还会面临自我在道德上的挣扎,很容易会因一时的冲动做出后悔的选择。不如多给自己一段冷静期,理性思考后再做决定。

将生育作为筹码,试图挽回或留住一段关系

“有了孩子,是不是他就不会离不开我了?”“有了孩子,我们或许就能在一起了?”这类想法非常危险。且不说不一定能奏效,现实的许多悲剧已经证明:一段需要靠“生育”来留住或改善的亲密关系,注定会走向更毁灭性的破裂。对于这个被视作筹码诞生的孩子来说,更是莫大的不公与不幸。

没有确认自己的意愿, 男方提出先怀孕再结婚

这是一种不太典型但伤害性很大的、被迫“沦为”非婚妈妈的情况。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不但千万不能头脑发热,而且建议立即离开这段危险的亲密关系。

KY作者说:

生育对很多人来说是人生中最关键的转折点之一。而对于女性而言,什么时候生育、在什么情况下生育、通过什么方式来生育,更像是一场向内的探索和向外的“抵抗”。

有太多声音告诉女性:“你应该这样做,才会是更好的选择”。但非婚妈妈群体或许让我们又一次意识到:并不存在所谓“更好”的选择。关于要如何生育,每个女性都会找到自己的答案,每一种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所做出的自由生育的选择都应当并值得被尊重。

感谢所有本次参与访谈的妈妈们(按照参与访谈的先后顺序排列):

Gabriel & Mama、Kumiiii江、Sophie、吴女士、小昀1988、H、Wendy、姜女士。

x 广告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