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贵阳2月4日电(李丽萍)2月4日,记者从贵州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上获悉,近年来,遵义市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坚持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三化”同步发力,推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资料图】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规模化布局
湄潭万亩“茶海”。卢现艺摄
保持定力谋划产业。出台《关于深化“四新一高”推进“一县一业”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优化完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工作推进机制》,推动构建市级主抓茶叶、辣椒、红粱、蔬菜(含食用菌)、中药材(含石斛)、生态畜牧、竹子、花椒等8个农业重点产业,县级主抓“一县一业”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组建10个产业专班实行专班专抓、一抓到底。
整合资源发展产业。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和全产业链发展目标,谋划包装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产业强镇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积极争取农业现代化基金、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支持,夯实产业发展基础。2022年,全市投入财政衔接资金8.92亿元用于产业发展,共实施各类产业项目748个。
桐梓县全源茂肉牛养殖场。彭光杰摄
集群发展壮大产业。出台《遵义市2022年特色优势产业巩固提升行动方案》,集聚要素发展“一县一业”“多镇一特”“数村一品”,以湄潭县、凤冈县、余庆县、正安县为重点的茶产业集群,以播州区、新蒲新区、绥阳县为重点的朝天椒产业集群,以仁怀市、习水县、播州区、汇川区、桐梓县为重点的红粱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以习水县、桐梓县、凤冈县、播州区为重点县的生态养殖业持续提质。
着力构建现代化生产体系,推动标准化生产
强化科技支撑。紧紧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实施“四种工程”,着力培育优良品种、建设制种基地、推广良种壮苗,采取市、县财政各承担50%的方式,实施以“遵义朝天椒”为重点的辣椒“换种工程”50万亩,建成万亩红缨子高粱良种繁育基地,年生产红粱种子近300万公斤。着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推进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2022年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实现50.78%,播州区获农业农村部认定为“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辣椒基地的辣椒。人民网 顾兰云摄
狠抓示范引领。坚持以培育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发展新模式、形成新业态为重点,围绕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精力,推进单品规模化基地和“四新一高”农业产业发展集成示范区建设。2022年,全市成功申报5个贵州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遵义“国家高粱(红粱)种植标准化示范区”成功入选全国第十一批国家农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区名单。
加强质量监管。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广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田间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2022年,全市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9.7%,新认证绿色食品21个、有机食品27个,累计培育认证“两品一标”产品181个。
着力构建现代化经营体系,推动市场化经营
育强主体壮大龙头。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开展招商引资,内培外引做大市场主体规模。2022年全市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0.64亿元,培育新增5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8家市级龙头企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总量达到846家,新培育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63家。
参加第7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的嘉宾参观辣椒城。冯悝摄
做精加工做强园区。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工业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积极出台用地、用电、用工、金融、科技创新政策支持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建成以中国辣椒城为中心,以新蒲辣椒食品加工园、播州辣椒调味品加工园为两翼的“一心两翼”辣椒加工集聚区和赤水竹加工园区、习水农特产品工业园区、湄潭绿色食品园区等农产品加工园区。绥阳县金银花产业园获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凤冈县创建全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
塑造品牌扩大影响。协调推动中央媒体展播遵义农业特色产业。抢抓粤遵协作机遇,联合珠海市策划《山海乡味》直播带货节目,推动黔北黑猪、贵州小黄牛风靡珠海。用好“茶博会”“辣博会”平台,扩大遵义农产品影响力,湄潭翠芽、遵义红、遵义朝天椒入选2022年品牌价值100强区域品牌,遵义朝天椒纳入2022年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养计划。湄潭茶叶出口联合体、贵三红、怡壶春等公司入选2022年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